【本章近年平均分值】
基本两道单选、两道多选,6分左右。
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本节内容】
节标题虽然是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但讲了三个内容,先讲物质资料生产;再讲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最后讲社会经济规律。
(一)物质资料生产
1.含义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例1-真题单选】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 )。(答案见页面下方解析)
A.改变生存环境
B.从事政治活动
C.生产物质资料
D.提高劳动技能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调整教材顺序,先记住结论,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尽量理解,不接受反驳,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博大精深,我辈若实在不理解,记住,让后鼓掌就行。
6.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和整个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和发展。
1.生产力
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因素,但是,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作用的对象,因而劳动对象不能构成生产力的要素。
生产力=人(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物(即生产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
其中,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一句话概括生产力:
物质资料生产的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去掉了劳动对象。
2.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1)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它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
(2)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3)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4.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1)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动之中,而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时,旧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力性质,就会发生变革,被适应生产力性质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2)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
①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阻碍。
②落后陈旧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超越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和水平的生产关系,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5.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两者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也是矛盾统一体。
结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